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欢迎来到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bwin必赢体育 > bwin必赢体育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BWIN体育官网,胡朝雯: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以湖南大学主题写作课“广告文化”为例

时间:2024-07-12 17:03 来源:网络

  在写作训练中,读者意识的培养是突破写作瓶颈的关键之一。问题意识不强、论证缺乏逻辑、文章前后不一致等常见的问题都可能与读者意识的缺失有关。通识写作课程将读者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写作训练的不同环节,在确定选题阶段设置自我评价表,针对文章预设的读者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分析论证阶段设置辩论环节,从读者角度探究问题、调整论述,使论述有的放矢。在初稿完成阶段,展示与互评让学生身兼作者与读者双重身份,全方位检验读者意识,为修改文章提供标准。学生经历作者与读者身份的几次互换,通过突破作者身份局限来促进读者意识的培养。读者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优化写作,还有着改进研究思路、丰富研究方法、启迪研究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写作中的问题意识得到普遍重视,与之紧密相关的读者意识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的文章对写作中真实而具体交流对象的缺失展开讨论,有的提出在朋辈互评中加强读者意识的主张,这些都给我们的写作教学带来启发。读者意识就其语义层面而言,是指作者在写作时便有明确的预期读者对象,并对其给予充分关注与考量。如何将读者意识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符合大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与模式,仍有许多可待探讨的空间。本文从湖南大学主题写作课“广告文化”的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探讨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路径。

  湖南大学开设的“写作与表达”系列课程,学习对象主要是本科学生,意在通过跨学科的主题写作进行学术写作的思维和方法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习作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指向读者意识的欠缺。下面将沿着写作训练中的三个环节来进行梳理。

  在选题中较常出现的毛病是问题不够集中明确,或者提出的是一个假问题。通常在写作训练中,会要求学生以问题意识为起点,从提出问题(而不是从框定一个大致的主题)开始。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很多问题都难以称得上是一个可以导引后续写作的好问题。这些选题往往止步于提出一个问题,却没有明确问题的主体,以及要针对谁来解决问题。或者忽视了所讨论的问题和设定的主体是否真正匹配,对问题的主体未能展开分析与研究。这些都会造成问题悬置,阻碍问题意识的真正实施BWIN体育官网,。此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所谓的问题仅仅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而问题的答案作者已经预设好,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假问题。“所以在今天特别重要的是提出真问题,分享真问题,就是那些确定没有答案的问题。”假问题很难导引展开探讨,对启发思维、促进后续写作的意义不大。

  选题时读者不明确容易造成研究内容、研究角度与读者不匹配的问题。以课程训练中的选题“受众对广告中女性主义态度的研究”为例,通常受众态度研究(尤其是一些实证研究)预期读者是品牌方,帮助品牌方了解广告受众的消费意愿是其初衷。但是,广告受众对女性主义的态度并不能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消费意愿。他们可能认同广告传播的价值观,但并不认可品牌。这样,就出现研究内容与预期读者需求之间的错位。另一方面,文化研究的视角也不太适用于为商业主体服务的受众研究:“受众的行为偏好、兴趣往往成为商家的关注点,而在这些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却不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商业的研究动因会遮蔽某些深层次思考,这就出现了预期读者与研究角度不匹配的问题。

  假问题的出现则往往和缺乏深入的读者研究有关。比如有的选题试图探究具体的营销手段与销售爆款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这类选题中,问题的主体和预设的读者对象都是品牌方。然而,作为通识课程的学生,一是对企业营销的相关知识并不熟悉,对消费者数据的掌握也不占优势;二是很难真正接触到品牌方,更谈不上去深入了解企业主和消费者这些相关读者群体的主要痛点和诉求在哪里。因而,很难从品牌方的立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只能从一些二手资料中获得一些结论,根据预设好的结论来提出问题,即我们通常说的假问题BWIN体育官网,。

  以上两大类问题的出现,多少都和进入写作之前读者意识的缺位有关。倘若对文章的读者对象并未有清楚的认知,那么问题的主体也将很难清晰。换言之,明确的读者定位有助于对问题主体的确认与甄别,进而理清与问题主体相关联的人和事。同时,深入的读者调查还有助于写作者深入思考问题,针对目标读者的需求提问,进一步优化问题意识,从而避免陷入假问题的风险。

  在论证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逻辑性不强,缺乏层层深入的讨论,没有与目标读者形成真正的对话。一些习作试图面面俱到地多方论证,看似十分全面,但每一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对问题的呼应也不够。从读者意识的角度来看,没有统一的读者视角容易造成论述对象不一致,进而让论述变得支离破碎。比如在课程训练中讨论消费符号对大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问题。以符号消费作为切入点探究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是一个颇具洞察力的视角,有着明确的现实关怀。因此,尽管相关论题的论文和专著已然不少,但它尚属一个常说常新的议题。按理说大学生讨论这类话题有着天然优势,可以从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但遗憾的是,习作大多从经典理论出发(比如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分别从品牌方、传播平台以及消费者几个方面,对消费主义进行一番剖析与批判。似乎既有理论工具的运用,又有实践层面的多方探讨,却始终难以避免陷入浅层的道德批判的窠臼,流于表面而缺乏现实的穿透力。这样的分析,无论是对品牌方还是消费者,都不太有吸引力。事实上,在今天复杂的媒体环境中,消费符号的传播涉及多个主体,它们的构成及动机更加多元,和经典消费符号理论诞生的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品牌方、传播平台以及消费者三方,由于利益立场的差异,价值立场也不太可能趋于一致。如果在读者分析缺位的前提下不加区别地套用理论,对问题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体认,等于自动放弃了对特定读者对象的针对性。

  在结论部分,读者意识缺位造成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结尾不能很好地回应问题,结论与论证脱节。比如讨论广告中青年亚文化现象貌似是一个便于入手的选题。一方面大学生这一群体本身就是亚文化生长的土壤,另一方面与之相关的理论已然较为成熟。然而这样一个似乎很好驾驭的选题在结论部分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通常习惯套用亚文化相关理论,用主流意识形态、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展望,进而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自我修养等不同角度开出一堆药方。其实如果不是从一个个鲜活的消费者个案入手,对其消费心理进行深入挖掘,了解不同品牌消费背后的真实故事,只是从先验的猜测和已有的理论出发,忽视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不深入洞察对亚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受众群体,是很难得出有见地的结论的。只有针对读者设定好统一集中的讨论对象,找到最终的落脚点,才有可能避免这些问题。

  此外,不仅要从读者的层面来提出问题,还要跳出读者层面来思考问题,给读者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引导读者进入更有深度和广度的讨论,才有可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明确读者意识可以帮助学生高效锁定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提出问题、建立框架和修改文章的过程中,围绕读者意识进行教学设计,将有助于学生及时纠正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读者对象可以让问题的提出更有针对性,二是稳定的读者群设定可以让论述更为集中,三是锚定明确的读者可以帮助结论呼应问题。为此我们在写作训练的相应阶段设置了一些互动环节来帮助学生养成读者意识。

  选题自评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照评价表来检验选题是否有价值,其质量如何。以往在课程中设置的选题评价表主要以问题意识为核心,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比如当题项表述为“有没有提出问题”时,学生大多会回答“是”。表面看来,选题只要可以表述为一个问句,即表明提出了问题。但如果深究这个问题是不是需要用一篇文章来回答,则答案可能不一样。当题项表述为“问题是否明确而集中”时,大部分学生也会回答为“是”。只要选题表述足够简短,就算是符合要求。但只要进一步思考,即可发现越是简短的表述其指向越可能模糊不清。这样一路勾选下来,从表上看似乎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但它对优化选题的作用却是有限的。学生似乎往往通过填写表格掌握了选题的理论标准,但这对他们的写作实践帮助并不大。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把对问题意识的提问具体化为对读者意识的觉知,改进了选题评价表,大致如下:

  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围绕评价表对自己的选题进行阐述,并请其他同学对选题提出评价与建议。主张在选题评价表的引导下,对预设读者进行问卷或者访谈调查,通过分析读者的需求来不断优化问题,并判断问题的真假。如果是读者不感兴趣或者不认可的,就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假问题。从回收的表格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自我检测中会发现问题主体与预设读者的错位使选题逻辑出现混乱。

  针对在自评环节未能发现的问题,设置互评环节。设置互评环节的目的一是帮助其他同学发现问题,二是通过比较来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互评环节中,课程会设计一些案例对比来引导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比如,选题“大学生口红囤货现象探讨”是问题主体非常明确的好选题,因为它明确指向消费者,而不是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徘徊。而前述“广告中女性主义的受众态度研究”选题需要调整优化,因为问题主体和预设读者不匹配。建议把读者对象调整为参与或不参与消费的广告受众,将广告视作一个文化文本(而不是商业营销文本),将选题角度变为讨论广告中女性主义话题对受众观念的影响,从而启发读者思考诸如“她经济”是否真的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等问题。通过引入主体和读者是否匹配的标准,来进一步优化选题。

  “对话的社会是人类的关键所在”,写作的终极目的就是对话。可是,如果用“是否有现实意义的对话”这一标准来衡量课程的写作训练,它很难称得上是一种真正的写作。因为写作训练中的对话只是一种虚拟形式,读者也难以避免被悬置。为了弥补这一缺憾,课程安排了课堂辩论环节,希望以此引导写作产生对话。

  课程根据选题的角度进行分组,学生围绕自己的选题来提炼辩题,最后每个小组遴选出一个该组公认最有价值的辩题。和通常辩论赛不同的是,课程辩论不设置正方和反方,而是设定特定的情境,根据角色来进行辩论。小组的每位同学认领不同的角色,然后在自己角色立场上展开陈述并进行辩论。通常人们之所以持不同观点是由于所处的角色不同。一些旷日持久的争论,很难简单得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所以我们安排辩论中的各方代入角色发言,便于在说服论证的时候,充分了解对方的立场和利益点,让整个论证过程有明确的对象。口头辩论是书面写作论证的预演,为写作中有明确的读者对象打下基础。

  也许因为长期受应试作文的影响,学生往往为保险起见,宁可选择一个正确的废话式结论,也不敢冒险探索一个不一定“正确”的答案。比如在讨论“种草”的现象时,大都将“种草”问题归结为消费主义,认为是被符号所绑架所致,却无视“种草拔草”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流。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占据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身份认同中的政治话语固然还存在,但经济话语、生活话语也加入了进来。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对时尚更为敏感,作为潜在消费群体,更是成为许多品牌传播的主要目标对象。如果我们无视这一实际情况,一味将广告视同商家的牟利陷阱,将经济不独立的大学生消费等同于道德滑坡,势必造成文章和现实生活的脱节。这不仅使文章观点缺乏新意,而且很难得到大学生群体的认同与关注,对他们生活与学习的指导意义也因此削弱了。为此,我们设置了以销售为目的的商家、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和持文化批判视角的学者鲍德里亚三方,围绕“种草”这一行为进行辩论,通过不同立场的交锋来洞察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动因。

  在辩论的互动中来检验自己的论证是否合理顺畅,比闭门造车、自说自话、左右手互击,更有利于全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根据具体目标对象分析问题。

  针对几千字的说理文初稿,课程设置了类似于论文答辩的环节,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助力文章修改。课程按照选题将学生分组,安排学生用三到五分钟脱稿表述自己文章的主要观点及论证思路和结论,同组同学听取陈述,并结合纸质稿件进行提问。以下初稿评价表为答辩提问提供参考:

  在写作训练中检视论证、结论与读者的关系是否紧密、是否保持一致,是考察文章论证结构是否紧凑的一种方法。课程通过设置读者和论证的关系、读者和结论的关系两大版块,规约问答的具体方向,引导学生及时发现文章论证中可能存在的逻辑问题,并依照评价表的提示来修改优化文章。

  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常常从一些较为容易获取的文献出发,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看似全面的分析。然而,这些讨论既没有集中的对象,也缺乏更为深入的洞察,只是一些文献的拼贴。学生通过初稿评价表的提示,能够及时将论证聚焦于特定的目标群体身上,通过直接访问调查目标群体(而不是机械套用已有文献),获取相关群体行为和观念的第一手资料,探讨他们行为背后的文化动因。经过这样的修改调整,文章论证更为集中而深入,结构也更紧凑。

  课程将读者意识的训练贯穿整个教学与写作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期末学生问卷调查中,读者意识相关训练在教学内容选项中排序第一。与这一内容紧密相关的自评与互评、课堂辩论、期末答辩等三项在教学环节选项中分别排序为第二、第三和第四。总之,课程开展的读者意识培养,越来越得到学生的认可。

  将读者意识作为单独的训练主题已经历两个教学周期的完善和修改,并将在未来继续优化。它不只是教学内容的调整,还有着优化学生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态度的意义:

  传统写作理论教学的内容主要来自写作理论书籍,或是从范文中总结而来,大多是基于演绎逻辑的理论条目。以读者意识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则从写作训练中的问题出发,纳入评价与修改训练,主要来自基于归纳逻辑的问题意识。课程中谈论的问题不再是书本上的一个抽象概念,而是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由此避免了照本宣科,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以往的课程训练倾向于从文献中获取信息,只要理论上自圆其说即可。在读者意识的引领下,学生逐渐从埋头文献、闭门造车的误区中走出来,关注现实中的读者,从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领域中的质性研究吸取营养,丰富研究方法。比如传播学领域的研究将现实中的读者放到一个主导的地位。“受众(Audience)”一词是对接受者的总体指称,它包括“一个或另一个不同媒介渠道、这一类或那一类媒介内容或表演的读者、听众或观众”。它所关注的现实中的读者是可以用于数据统计的那个群体。因为媒介工业的需要,常会通过调查统计、实验、心理测试或者民族志等方式BWIN体育官网,,对受众展开结构性、行为性或者文化性的研究。其研究目的主要是规约作者针对现实的读者来创作媒介内容,在现实读者画像的基础上建立读者预设。借鉴这一研究思路,课程引导学生对读者对象展开调查统计或者民族志研究。

  从更高层面来要求的话,作者不仅要考量读者这个因素,还要与读者产生平等对话。项飙曾提出在他的质性研究中“述说者应该是被述说者和阅听人之间的媒介,我很希望把我的这本书写成我和‘浙江村’的人们,和读者们之间的一出‘双重对话’。述说者应该承认他所进行的调查是一个和被调查者互相理解的过程”。陈向明谈到与读者的互动时,更是明确指出:“从建构主义的观点看,考虑到不同的读者的特点和需求本身就是对他们眼中的‘现实’的认可。”也就是说,分析读者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行为,还代表了一种研究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在质性研究中保持与读者对话既是态度也是目的:“写作从一定意义上说还是一种召唤,作者召唤读者与自己一起来参与对社会现实的建构。”对读者的考量不仅停留在读者的阅读行为层面,还有他们阅读之后和内容产生关联的预期。若是将读者意识带入到这一层面,在研究态度上带来的改变也将是革命性的。

  读者意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课程训练这种特定写作形式本身。因为它的目的在于练习而非发表,大部分习作不会出现在预期读者面前来接受检验,所以常出现“只有作者没有读者”的现象。在写作训练中强化读者意识,不仅能促进文章内容优化,还有助于在现实的表达中建立对话思维,在各种形式的沟通中充分了解对方立场与态度,知晓沟通对象关注的焦点、好恶、价值观倾向等等,避免自说自话,从而发展出良性的、有效率的互动。更为重要的是,在学术研究中培养读者意识,可以引领研究走出象牙塔,走向丰富而复杂的现实,使之服务于广大的受众群体。

  原标题:《《写作》新刊︱胡朝雯: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以湖南大学主题写作课“广告文化”为例》bwin必赢体育app下载,bwin必赢体育app下载,bwin必赢体育app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bwin必赢体育机械阀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txt地图 粤ICP备190405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