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平台登录江南体育平台登录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彭良义)今年62岁的杨少荣站在百里杜鹃管理区金坡乡锦星村办公室前,放眼望去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山脚下一所小学迎着朝阳书声朗朗……
三十年的光阴长河流逝,他从热血青年步入花甲,满是泥泞的双脚丈量了村里的每一寸土地。日升月落,寒来暑往,他以时光为卷轴,用三十年的精力和汗水书写了锦星村的华丽序章。
锦星村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苗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9%以上。因山高坡陡,近万亩林海如翠绿的明珠闪耀在黔西北高原上而得名“锦星”,暨“锦绣之星”。
难以想象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里还是一片森林资源锐减、生态严重失衡、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极度恶化的景象。
“以前,每年雨季一来,由于森林覆盖率低江南欧宝体育,雨水把山体冲刷得沟壑纵横,只要一下雨,满山都是水,那时的房屋也不是钢筋水泥浇筑,下雨天根本不敢在家里住。”回想起没退耕还林前的锦星村,杨少荣心有余悸。
“种了几大坡,收得几萝萝”,这句流传在锦星村村民口中的俗语,是2000年之前的锦星村最形象的表达,锦星村村民就生活在这样高海拔、多陡坡、人均耕地少的土地上,为了生活,不断开垦荒山坡地,致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当时我们这里的情况是土层薄,农作物产量低,乡亲们能想到的唯一增收方法就是开垦荒地,但是越恳越穷,越穷越恳江南欧宝体育,整个过程无限循环就像噩梦一样困着大家。”当时的杨少荣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意味着锦星村固有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将会严重影响锦星村未来的发展。
2000年,国家号召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力度,这让杨少荣看到了希望,为实现绿化造林目标,杨少荣大胆构思,打破组与组、户与户的界限,按照“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群众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和实施退耕还林,群众种树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家背上水壶、带上干粮,一大早就出门种树,直到晚上才回家。
但是就在大家干劲十足的时候,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杨少荣眼前,那就是购买的苗木运输折损和运输成本过高,为此,他特意到县林业局购来马尾松种子,自己掏钱雇人挖岩灰做营养坨育苗,在杨少荣的精心管护下,当年便成功育苗20多万株,并全部无偿发放给大家种植。
经过前后三年的努力,锦星村全村群众共在荒山荒坡上种植柳杉、华山松、马尾松等树苗3000多亩,仅杨少荣一家老小就种植了200多亩。加上1700多亩天然林和后来退耕还林的3452亩林地,目前锦星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5.37%。如今,8250亩林子价值超过七千万元,全村人均高达52000多元。杨少荣也因此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退耕还林优秀农户”称号,还获得贵州省绿化奖章,全省、全市优秀员等荣誉称号。
也正是因为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在今年强汛期,锦星村大力推进植树造林的成效彻底突现出来,相较于周边其他村寨,锦星村受灾情况只是沿路土层较薄的地方出现了几处微不足道的塌方,相对原来一下大雨整个村子就沟壑纵横,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绿色理念促发展,走上生态发展道路后,锦星村彻底使过去“种了几大坡,收得几萝萝”的土地变成产业原地,着力通过林下种植、养殖、劳务输出等多渠道增加农户收入,实现每家每户都享有产业发展成果。
目前,锦星村正积极利用现有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套种冬笋等喜阴作物,今年7月24日,锦星118户农户获得了2019年种植的冬笋项目分红,共享发展红利23600元。
也是在今年,杨少荣结合了锦星村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习俗,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兴建民族服饰加工厂,着力于将现有的特色民族资源推向市场,让全村群众乘上全域旅游的春风,走上绿色旅游发展之路。
据杨少荣介绍,民族服饰加工厂投产建成以后,将会把全村现有的家庭式手工纺织作坊吸纳进来,让民族手工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农旅融合,既保护传承了传统手工艺,也可以打造出专属锦星村的民族旅游商品。
同时,因为民族服饰加工厂一旦投产,将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可以经济利益触动群众种植原麻等植物,更近一步推进全村绿色化发展。
在锦星村,以前有一句口口相传的谚语:“吃水要跑几里外,抬个猪儿死路上,晚上院里借月亮,煤油灯下聚一堂。”由此可见,当时的情况有多艰难。
在杨少荣扎根于锦星村的这三十多年期间,先是开路通电,叫板拦路山神,1993年靠发动群众就在半山腰凿出了一条6公里的砂石路,于1995年成为了全乡第一个通国家电网的村子。紧接着争取筹集资金建校兴教育,积极培养乡土人才,提高全村群众素质,极大程度的方便了乡村工作的开展,为接下来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脱贫攻坚工作完美收官后,锦星村更是马不停歇,紧扣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算好巩固脱贫成效奔小康的时间账、经济账,选准富民强村的渠道,大胆探索,联动发力,以实施140头能繁母牛养殖扶贫项目及养殖228箱蜂蜜和种植冬荪40亩为契机,按照“鼓励群众、量化到户、滚动发展”的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入股百里杜鹃旅游集团100万元集体资金进行分红,加上集体公益林补助等资金,实现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每年增收10万以上。
物换星移几度秋,现在已是花甲之年的杨少荣,步履早已不再轻快,曾经坚毅的面庞也布满了皱纹,唯一没变的是他那颗为百姓干事创业的拳拳之心。
栉风沐雨三十年,而今回头看青山,小村前后峰峦涌绿浪,村里纺织伴着书声朗,一幅绿色引领发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画手依旧在,画笔仍未干……